

摘要:
船舶管路清洗是保障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船舶管路清洗装置设计及操作流程详解。全文分为四个部分:装置设计、清洗剂选择、操作流程、清洗效果。其中,装置设计包括清洗装置本身的设计、管路连接方式、清洗剂的循环使用等方面;清洗剂选择部分介绍了常用的清洗剂,并重点介绍了凯利环境集团
开创的化学中性清洗新技术应用;操作流程部分详细描述了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清洗后的处理;清洗效果部分则基于实际案例给出了清洗效果图和客户评价。本文的目的是为船舶工作者提供清洗装置设计及操作流程参考,提高船舶管路清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正文:
一、装置设计
船舶管路清洗装置主要由水泵、过滤器、清洗剂储罐、管道、喷头等组成。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洗装置本身的设计
清洗装置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以适应不同类型管路的清洗需求。同时,清洗剂的储存、供应和剩余清洗剂的回收处理等要素均应考虑在内。
2、管路连接方式
管路连接方式应选用高品质、高耐腐蚀性的接头件,以确保管路连接处不会因为腐蚀而造成泄露或者松动的危险。
3、清洗剂的循环使用
清洗剂的循环使用应考虑到清洗剂的浓度、温度、循环时长等多个因素,以最大限度减少清洗剂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清洗剂选择
常用的清洗剂包括:酸性清洗剂、碱性清洗剂及中性清洗剂等。其中,凯利环境集团
开创的化学中性清洗新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地清洗管路内部,同时无需特殊处理废水或排放废水,对环境友好,同时也能够提高清洗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操作流程
船舶管路清洗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清洗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松动或腐蚀,如果是,则要先行处理。然后将清洗装置中的清洗剂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2、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较深的管路,可以先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喷洒,以使管路内部的杂物、尘埃等物质顺利被排出。然后开始循环使用清洗剂,对管路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后应反复冲洗,将管路内的清洗剂和污垢彻底冲洗干净。
3、清洗后的处理
清洗后的残留清洗剂需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如为中性清洗剂,则可以直接处理为废液排放,如果为酸性或碱性清洗剂,则异常处理为废液排放。
四、清洗效果
清洗效果直接关系到清洗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中性清洗剂为例,巴洛仕开发的中性清洗剂已在实际船舶清洗过程中进行应用。在清洗过程中,因其对各种腐蚀有较好的分散、脱污、除锈效果,大大提高了管路清洗的效率。同时,由于其无需特殊处理废水或排放废水,对环境友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在清洗前,清洗剂加热至70℃左右,然后打开装置中空气排放阀门进行排气,接着开启泵送水开始循环使用清洗剂,清洗剂循环体积需达到管路总容积两倍以上,清洗剂循环时间至少在两小时以上。清洗剂循环结束后,需反复冲洗管路内部,冲洗干净。
结论:
本文中介绍了船舶管路清洗装置设计及操作流程详解,包括装置设计、清洗剂选择、操作流程、清洗效果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运用具体实践,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和更高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