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源辨识及分类方法,学起来!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来源:安监部、网络 运营:河北安全生产杂志社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凯利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针对大型化工停产后,残留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凯利专有的技术团队和设备,能最大限度现场解决安全与环保问题。通过氮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下,对系统残留危险品进行无害化处置,达到安全目的。通过技术和设备,对大部分危险废物,比如液体类,固体类危废,现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减量化处理,或者将危废技术转化为一般固废。可以快速降低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并且采用化学清洗方法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达到拆除条件。
欢
迎
来
稿
若是你有厚实的平安治理经验
若是你愿意分享熟悉的平安知识
若是你对平安生产行业有独到的看法
若是从事平安行业的你对自己的事情有话想说
那还等什么
一起来“稿”吧
投稿邮箱:dakajiadao@sina.com。
请附上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利便我们联系您。
题现在请加上【大咖驾到】。
有关风险治理的观点对照庞杂、杂乱,
单就与危险源相近的术语就有近10条之多。
这使人们在举行沟通交流时,
各说各话,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
不仅故障了学术上的沟通交流,
更是直接影响了一样平常的风险治理事情。
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平安环保部HSE系统处副处长 胡月亭曾经在本报民众号揭晓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一文,引发读者热赞。今天,小篇为人人奉献他的新文,本文实验对与危险源等相关的观点举行梳理、整合与类型划分。
关于危险源等相关观点的
梳理整合及类型划分
文/胡月亭
01
危险源等相关观点的梳理
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又被译作危害因素,《职业康健平安治理系统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界说为:可能导致人身危险和(或)康健损害的泉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指历久地或暂且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目即是或跨越临界量的单元(见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就是基于其具有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数目的若干,一旦失控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水平(如殒命半径等)来确定。
【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区别】危险源(Hazard)既包罗不平安的泉源,也包罗不平安的状态与行为,但重大危险源中的危险源,指的则是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不平安的泉源,而不包罗不平安的状态与行为。
隐患又称为事故隐患,最新有关事故隐患的界说是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划定》,以为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元违反平安生产执法、律例、规章、尺度、规程和平安生产治理制度的划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流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隶属于危险源(Hazard)中的第二类危险源(详见:危险源、隐患、风险的异同与关系)。
危险因素指能对人或物造成突发性危险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康健、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二者区别】在于其致害的快慢水平,有时二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或危险有害(危险和有害)因素。
GB13861-2009给出了“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界说: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康健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它主要指客观存在的能量或有害物质等。
ISO Guide73:2009表述为:具有导致风险发生的内在可能性的要素或要素的组合。
GB/T23694-2013表述为:可单独或配合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
总之,风险源一词外延很大,不仅涉及平安生产方面的风险,还包罗经济、金融等其它方方面面的风险。
是一样平常事情中的约定俗成,即与平安相反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因素。其主要指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等。
如上所述,这些名词、术语或是来自西方文献汉语翻译,或是出自政府主管部门文件划定,或是一样平常事情中的约定俗成。
由于它们的出处差别,造成内容相近、交织重叠的名词术语,多而杂乱。
02
危险源等相关观点的整合
凭据风险治理原理可知,要有用防控事故的发生,主要的义务就是要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致因因素,这些观点的共性是都属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负面、不良因素,都是需要被辨识出来的器械,由于只有把它们找到,才气通过风险评估决议是否对它们举行防控、若何防控。
【观点分类】
示意源头、泉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
示意行为、状态:隐患、不平安因素
既示意源头、泉源类,也示意行为、状态:危害因素、危险源
危害因素、危险源的外延对照宽泛,既包罗不平安的泉源,也包罗不平安的状态与行为,由于它们是hazard一词的汉语翻译,既能够涵盖上述示意行为、状态类的观点,也能够涵盖上述示意源头、泉源类的观点,因此,完全可以用“危害因素”或“危险源”取代上述诸多名词,事实上,英语言国家示意此类观点的也就只有hazard一词。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危险源”一词中“源”在汉语语境中,指的就是泉源、泉源、源泉,因此,“危险源”一样平常被理解为危险的泉源性、源头类的物质,而不适于用来示意行为、状态方面的意思,因此,把hazard 被译为危险源,无形中就限制了人们在辨识hazard时的思索局限(这一点不容小觑,由于hazard辨识不到位直接影响事故防控),况且这个“危险源(hazard)”与重大危险源中“危险源”的观点也不吻合,此外,它还影响着之后对其类型的划分,等等,总之,用“危险源”席卷这些观点显然并不相宜。
相反,“危害因素”一词则十分合适,由于“危害”可理解为危险、有害的简称,而“因素”一词为中性词语,既可示意源头、泉源类物质,也能示意行为、状态类情形。
基于上述剖析,作者以为,相对照而言,接纳“危害因素”一词归纳综合上述诸多术语更为合适,故可把上述诸多称谓都统一合并称为危害因素,把对它们的排查与识别,统称为“危害因素辨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重大危险源”是经由评价才气确定的,而“风险源”则远超平安风险治理范围,因此,二者不在整合之列。
危害因素示意图
把这些观点合并称为危害因素,既消除了现在使用“危险源(Hazard)”一词所发生的歧义,也解决了众多容易混淆的观点、名词问题,为危害因素辨识扫清了障碍。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发动全员去辨识生产经营流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类型的危害因素,然后由相关职员举行剖析评判,并视评判效果决议是否需要防控以及若何防控等,从而到达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的目的。
01
危害因素类型划分现状
事实上,危害因素之所以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就其实质而言,就在于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缘故原由,这就是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示意图
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控,奶酪模子给出了合理的注释:由于所有事故防控措施(屏障)都像“奶酪”一样,存在着林林总总的破绽(缺陷),也正因这些破绽(缺陷)的存在,使得提防屏障可能会失去屏障作用,从而造成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而意外释放,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太详细了!
▼ 往期精彩回顾 ▼ 新版标准化八要素体系文件完整版,精华! 史上最全!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建设资料,你需要的这里全有! 企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教案及管理制度,最强版合集! 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拿去直接用! 全套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赶快收下! 非常全
凯利清淤机器人,抽沙机器人全国销售租赁,定制设备服务
全国承接机器人清淤施工,河道,水库,池塘,抽沙等施工合作
东北大学的陈宝智教授凭据危害因素(hazard)的性子特点,提出了两类危险源(hazard)理论:

第一类危险源 是指种种能量或有害物质,也就是泉源、源头类危害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 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措施(屏障)失效或损坏的种种不平安因素,也即,为防控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所设置的提防屏障(措施)上的缺陷或破绽,也就是行为或状态类危害因素。
除了两类危险源划分理论之外,现在国内另有以下几类主要划分方式:
①泉源危险源与状态危险源(白勤虎等);
②固有型危险源与触发型危险源;
③固有危险(源)与更改危险(源)(马国忠等);
④物质性危险源与非物质性危险源;
⑤基本型危险源与控制型危险源;
⑥固有危险有害因素与派生危险有害因素(雷长群)。
外洋一样平常把危害因素分为inherent hazard 与 contributory hazard两种。
首先,上述的“危险源”就是hazard一词有的汉译,hazard译作“危险源”存在诸多问题,除本文前面的叙述外,雷长群等许多专家、学者都发文对此做过类似剖析,以为hazard一词的译为“危险源”简直不太合适。
其次,在hazard的类型划分上,无论其若何划分,基本类型大致相同,如,泉源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基本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有害因素以及inherent hazard,都是指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固有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源头或泉源类物质,也就是两类危险源理论中的第一类危险源。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诸如状态危险源、触发型危险源、非物质性危险源、控制型危险源、派生危险有害因素或contributory hazard等,则是影响对能量或有害物质控制的因素,或者说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约束失效的因素,也就是两类危险源理论中的第二类危险源。
02
两类危害因素的划分
第一类危险源就是指能量意外释放论里所说的能量或有害物质,也就是一样平常生产经营流动中的所需或所用的一些能量以及随同发生的有害物质等。
能量范围:如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地层深处的高压流体等。
一样平常地,能量或是维持生产经营流动的必须,如作为动力源的电能,或是生产经营流动中所加工、处置的事情工具,如发电厂产出的电能等,它们自然不能被消除。
有害物质范围:水泥厂、面粉车间、选煤车间里的粉尘,机械厂里的噪音,以及化工厂的一些有毒有害物品等。
有害物质则是指随同生产经营流动的举行而发生物质,它们无法消除,至少无法彻底根除,只要流动举行,此类有害物质就随之发生,如一些工厂车间生产历程中所发生的粉尘、噪音,化工厂生产时随同发生的一些毒副产品等。
由此可见,第一位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种种能量为我们所用,主观上不能消除,而一些有害物质随同生产经营流动而发生,客观上难以消除。由于这类危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泉源所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泉源、源头,因此,把此类危害因素称之为源头类危害因素更为形象、贴切。
【管控此类危害因素的设施】
辨识出来后,设置响应的提防屏障,加以屏障,防止其意外失控,从而制止事故的发生。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失效或损坏的种种不平安因素。也即,为防止源头类危害因素(第一类危险源)失控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施加的提防屏障上的种种破绽或缺陷,它既包罗人的不平安行为,也包罗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监视不到位、治理缺陷等。
与源头类危害因素差别,此类危害因素是人为因素所造成。无论是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照样环境不良等,都可以归结为人为因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治理上的缘故原由所造成的。
如,人的不平安行为的泛起,要么是由于培训不到位,不知若何准确去做,要么,平安意识淡薄,想偷懒走捷径,州官放火。
【管控此类危害因素的设施】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或通过强化理念、手艺培训,或通过加强监视、治理加以解决。同样,物的不平安状态、环境不良等也都可以通过强化治理加以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照样环境不良都是问题的表象,它们表现为提防屏障上的破绽,而治理缺陷则是这些破绽背后的器械,是发生这些破绽的缘故原由或问题泉源。
总之,无论是表现为提防屏障上破绽的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及环境不良,照样导致提防屏障上破绽发生的治理缺陷等,它们都是主观、人为因素所致,是可以通过强化平安监视治理加以填补和改善的。
另外,与源头类危害因素差别,该类危害因素原本并不存在,由于要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等源头类危害因素的失控,需要设置响应的防护屏障,所设置的屏障上的破绽,就是该类危害因素,因此,该类危害因素是随同防护屏障的发生而发生的,是在对源头类危害因素防控历程中发生的衍生品,因此,把它们称作衍生类危害因素更为合理。
通过上述剖析可以看出,危害因素划可分为源头类危害因素与衍生类危害因素两类,其中,衍生类危害因素就是我们所谓的隐患,因此,衍生类危害因素也可称之为隐患类危害因素,它们实质上就是奶酪模子中防控屏障上的破绽及其发生的缘故原由。
危害因素的分类
笔者以为,把“两类危险源”重新命名为源头类危害因素与衍生类危害因素,不仅词义上更为准确、妥贴、合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其名称中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做好风险治理事情。
源头类危害因素在前,衍生类危害因素在后,在辨识出了源头类危害因素之后,通过评估,对需要防控的源头类危害因素,制订出防控措施(屏障),衍生类危害因素便随同其中,因此,应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行前,辨识其中可能存在的衍生类危害因素,进而接纳响应对策举行填补,从而使防控措施(屏障)真正施展其风险防控作用。
固然,对于连续性控制措施(屏障),如硬件措施(屏障),不仅要在其出台后、实行前举行辨识,而且在其存续时代都要举行辨识,以确保措施(屏障)连续有用施展作用,但这并未降低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行前从源头辨识衍生类危害因素的重要性。
总之,对“两类危险源”重新命名,解决了衍生类危害因素欠好辨识的难题,为做好风险治理事情奠基了基础,不仅能够从源头上制止了“隐患”的发生,而且对于提升防控措施质量、确保措施的落地实行,从而有用提升事故防控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风险治理是指针对不确定性所接纳的由设计、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流动历程。
风险治理的目的是要么促使正面利好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如,金融风险中的赢利不确定性,要么停止负面不良的不确定性转变为现实,如,平安风险中的危害因素酿成事故的不确定性。
平安风险治理就是要通过危害因素辨识,找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最后通过制订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到达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平安风险治理是当今最为先进、科学的一种平安生产治理模式。
凭据能量意外释放论,要有用防控事故的发生,首先就要通过风险治理流动,辨识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源头类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凭据其风险水平的崎岖,筛选出需要防控的源头类危害因素,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订出响应措施(设置屏障),通过屏障(措施)的作用到达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而导致事故的目的。
另外,奶酪模子理论以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差别水平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破绽。因此,为使措施(屏障)有用施展作用,应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行前,辨识所设置的防控屏障(措施)上的破绽、缺陷—–衍生类(隐患类)危害因素,进而接纳响应对策举行填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防控措施质量、确保措施的落地实行,而且也能够从源头上制止了“隐患”的发生,从而促使措施(屏障)有用施展作用,最终制止事故的发生。
奶酪模子
上述这些事情都属于平安风险治理事情的内容,通过风险治理对危害因素举行系统辨识,把所有类型的危害因素都辨识出来,固然,其中既包罗源头类也包罗衍生类危害因素,进而接纳响应的措施举行防控。
总之,风险治理就是系统性治理,通过风险治理能够使所有类型的危害因素都得以辨识并防控,从而解决了因“想不到”所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因此,要做好风险治理事情就要借助治理系统(system),举行系统化(系统化)治理。
如前所述,对于连续性控制措施(屏障),如硬件措施(屏障)等,除了在措施(屏障)出台后、实行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衍生类危害因素举行辨识与控制外,还要在其存续时代连续举行辨识,以确保其连续有用施展作用。
这种在措施(屏障)落地之后,对其所举行的连续辨识与整改,在我国被称作“隐患排查治理”,它实质上也属于风险治理,或者说是风险治理的一部分。
若是说前面所谓的风险治理是系统性治理,解决的是“想不到”的问题,那么,这个阶段的风险治理,也即“隐患排查治理”,则是缺陷性治理,主要是针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破绽举行排查与治理,解决的是“防不住”的问题,由于通过政府主导的 “隐患排查治理”,能够对以往人们所熟视的平安生产治理中的一些征象与问题,诸如,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治理缺陷等所谓的“隐患”,接纳强制措施举行专项整治。
总之,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专项事情,针对种种源头类危险因素的防控屏障的完好性开展事情,以发现其上的破绽、缺陷,在此基础上,举行隐患专项治理,以堵塞其上的破绽,筑牢防控屏障,真正使防控屏障有用施展作用,从而到达事前预防的目的。
以上是笔者一家之言,迎接与众位偕行举行深入探讨。
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平安环保部HSE系统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西席,中国手艺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美国SPE会员,美国SPE期刊、英国BMR、SST、《中国平安生产学报》等中外期刊学术审稿人。历久从事科研事情,负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
出书学术专著三部(《2+1 PROGRAMME(两书一表)》(德国LAP出书公司出书)、《事故防控计谋与手艺》、《平安风险预防与控制》)、译著一部、主审两部、合著十余部,在中外期刊揭晓研究论文50余篇。
如欲与作者交流、探讨,可关注新浪微博“胡月亭0820”。
中国平安生产报社 新媒体中央 编辑:张维
危险废物处置,危废处理,危废处置,危废,危险废弃物,危险化学废物,危废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固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危险源≠安全隐患!安全人必知危险源和隐患的差别
一、定义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