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通过“化工装置拆除施工企业安全服务能力甲级”现场评审
6月6日至8日,公司接受了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审核组对 “化工装置拆除安全服务能力等级”的评价审核,并顺利通过甲级能力现场评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成北,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光明出席了评审首次会及末次会。 在为期3天的审核中,评审组一行三人
化工拆除三废处置:固废及危废、废液、废气等现场减量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兼论“把平安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 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为进一步增强平安生产治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执行住手重特大事故事情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确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执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看法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剖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看法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事情。
【一】
能量意外释放论注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子理论说明晰事故发生的外因。
01
该理论以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泉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缘故原由。种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危险,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滋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晰事故发生的基本缘故原由,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子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注释。
02
奶酪模子理论以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差异水平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破绽。
正是由于缺陷或破绽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施展作用,若是屏障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二】
01
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康健平安治理系统 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界说为:可能导致人身危险和(或)康健损害的泉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样平时分可为两类:
-
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泉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
另一类是包罗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羁系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界说中的不平安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施展的缺陷或破绽,正是这些缺陷或破绽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由于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失控泄露而引发事故。
02
与平安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样平时也称为“隐患”。
-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界说为:企业的装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危险的种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
《职业平安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 “事故隐患”界说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及治理上的缺陷。
-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划定》,界说 “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装备及设施的不平安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
-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划定》,对“事故隐患”举行了重新界说:生产经营单元违反平安生产执法、律例、规章、尺度、规程和平安生产治理制度的划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流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寄义就是隐藏的祸殃,而平安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殃,而是指的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或治理上的缺陷。
之以是把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或治理上的缺陷称为“隐患”,是由于“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藏, “患”即祸殃、欠好的状态,而无论是人的不平安行为,照样物的不平安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小概率事宜,因此,相对于事故而言,它们都是藏而不露、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若是得不到治理就会导致事故灾难。如上例中,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就属于隐患局限。
03
有学者以为,隐患就是危险源,更多的学者接纳了隐患的本意,以为隐患就是隐藏的祸殃,也即,隐藏的危险源,因此,在对外交流时,他们就用Hidden Hazard或Hidden Peril来示意。但外洋学者对此并不认可,以为Hazard是否需要管控,决议于其风险水平的崎岖,与隐藏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无奈之下,地质大学樊运晓教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只得用“隐患”的汉语拼音“YINHUAN”去示意。
外洋简直没有与“隐患”相对应词语,但这绝非意味着他们没有我们所界说的“隐患”存在,他们凭证风险治理原理,通过对危险源举行辨识与评估,实现了对需要管控危险源的控制,并最终到达事故防控的目的,由此可见,隐患着实就是危险源的一种形式。
那么,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事实有什么关系?
第一,隐患是“现实型”危险源。
凭据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可把危险源分为“现实型危险源(the actual hazard)” 与“潜在型危险源(the potential hazard)” 两种类型。
如在一项流动、项目最先前,举行危险源辨识时所辨识出的危险源,就属于这种的“潜在型” 危险源。
如接纳螺栓牢靠的部件,可能会泛起螺帽的松动、脱落,这就是辨识出的“潜在型” 危险源。
通过对辨识出 “潜在型” 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视情形接纳响应的预防措施,如针对螺帽的松动、脱落,接纳增强对螺栓的检查维护等措施,就能够防止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
与之相反,在已最先的流动、项目中,举行平安检查或隐患排查时,发现了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则属于已经客观存在的“现实型” 危险源,也就是所谓的“隐患”,隐患就是“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获得有用控制的效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平安状态,虽然“现实型” 危险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平安行为或治理上的缺陷。
由于“现实型”危险源是“潜在型” 危险源失控的效果,其较之“潜在型” 危险源,距离引发事故就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若是系统内危险源都处于潜在状态,说明事故预防事情得力,该系统应是对照平安的;反之,若是大多数“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获得有用控制而转化为“现实型”危险源——隐患,则注释该系统风险水平大为增添,或已濒于将要发生事故的危险阶段。
当前,国务院安委会《标本兼治住手重特大事故事情指南》要求, “把平安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就体现了这种风险治理的思绪。
第二,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
首先,由危险源的界说可知,危险源既包罗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第一类危险源,也包罗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羁系缺陷品级二类危险源,其中,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羁系缺陷品级二类危险源,恰与隐患界说相吻合,因此,(事故)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罗隐患,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破绽,它是诱发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其次,隐患界说中“违反平安生产执法、律例、规章、尺度、规程和平安生产治理制度的划定”,该界说所指危险源的也是第二类危险源,由于第一类是危险源表现为种种能量或有害物质,它们自己不会违反相关划定,而只有对它们的治理欠妥,如泛起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才会违反相关划定,而对它们的治理欠妥及其造成的问题就是第二类危险源。另外,由于通常隐患都违反了相关划定或要求,以是,只要是隐患就已经到达了需要管控的尺度,毋需再举行风险评估,都可以直接对其举行管控—–隐患治理,通常隐患都需要举行治理、整改,因此,隐患是一种毋需评估即可直接举行管控的危险源。
由上述剖析可知,危险源是个大看法,它是包罗隐患在内的可能导致人身危险和(或)康健损害的泉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若是危险源凭据存在状态分为“潜在型”与“现实型”两种,那么,隐患就是“现实型”的危险源;若是危险源凭据两类危险源划分,那么,隐患就属于第二类(行为、状态类)危险源,总之,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危险源包罗隐患,它完全能够把隐患席卷在内。
油菜籽饼属于第4类危险品?许昌货车馆陶县被扣,罚2万元!爆料人:做动物饲料的质料,咋就成了危险品?_危险品
许昌市的孙先生 在禹州市做饲料原料生意 已经18年了 平时在农村收购一些油菜籽饼 做鱼饲料、鸭饲料等饲料用 这次和往常一样 他把一车货 发给河北唐山的一客户 中途竟被监测站扣留 理由让孙先生 大惑不解 9月16号下午五点多,孙先生将一车装好的油菜籽饼委托
残液化工装置拆除前清洗:停产后的化工装置清洗后达到动火拆除要求,满足安全和环保拆除条件
04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的的影响,平安风险被界说为“某一特定危害事宜发生的可能性和效果的组合”。平安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包罗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效果的不确定,等等。
无论是事宜发生的可能性照样所发生事宜效果的严重性,都是人们在其发生之前做出的主观展望或判断,具有主观性。由于一旦事宜已经发生,成为了现实,就成了确定性的器械,自然就不再是风险了。
由于平安风险都是指“危害事宜发生的可能性和效果严重水平的组合”,也即,风险为可能性与严重水平之乘积。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的巨细)决议着效果严重水平,第二类危险源决议着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一起决议了风险的巨细。若是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效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对照宽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该危险源的风险水平就会很高,反之亦然。
如前例,若是是小罐煤气或者在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处使用(失控泄露的效果有限),同时,若是从罐体及其附件的检查维护到对使用者的培训羁系都很规范、到位(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小),那么,其具有的风险水平就很低。相反,若是是大罐煤气且在荣华闹市区使用(失控泄露的效果严重),同时,若是对其检查维护及使用者培训羁系等都形同虚设(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大),那么,其具有的风险水平就会很高。
05
如前所述,风险与危险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则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严重水平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由于只有找到它,才气有的放矢地对其举行防控,以是要发动全员介入危险源的辨识;相反,风险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效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水平,以便决议是否防控及若何防控,因此,对于风险的评价并不需要全员介入,而是要求有一定履历、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举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危险源与风险,一个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判断,差异之大,一目了然。
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就很好地反映了危险源(客观存在)与风险(主观判断)的关系:小马赶路时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小马能已往吗?老牛说河水很浅没关系,小松鼠却说水很深不能过,能否过河老牛与松鼠从各自角度给出了截然差异的评判。
在该例中,“河水”就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而“河水对过河者的影响”则是通过主观判断得出的“风险”水平。
但另一方面,危险源与风险又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如,风险是对危险源危险水平的评价,是基于对危险源评价的基础上而确立起来的看法,只要是危险源都具有差异水平的风险。
实际上,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一定水平上可理解为主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危险源是主体,风险则是附属于危险源这个主体的一种属性。就犹如水与水温、水与水深的关系。
水温或水深都是水的属性,没有水就无所谓水温与水深。同时,若是水温正常或水深很浅,即便是有水存在,也可能不组成通例所言的风险,或者说其风险水平就会很低。
但需注重的是,即便是水温很高或水深很深,其风险水平也未必一定就很高。由于风险的崎岖由两个因素所决议:事宜发生的可能性与效果严重水平。
第一类危险源自身所具有的能量巨细或有害物质含量的崎岖(如,水温的崎岖或水深的深浅),决议了事故的效果严重水平,另外,效果严重水平还与第一类危险源所处周边环境等有关。至于发生的可能性,由对该(第一类)危险源的防控屏障情形(第二类危险源)所决议,或者说,决议于外界对其干预(治理)水平。
若是治理到位,使得能量或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几乎没有失控的可能,那么,纵然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再大,其风险水平也未必很高。如,虽然水温很高或水深很深,但由于治理到位,高水温并不会失控而影响到人与物(包罗财富、环境),或者人们基本不去那么深的水域,那么其风险就很低。
相反,即便是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并不太大,但若是治理不善,失控时有发生,其风险水平也会很高。
例如,现在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居种种事故之首,而乘坐飞机却十分平安,就反映了这一征象。据统计,乘坐飞机的风险是乘坐机动车风险的1/2200,着实,与机动车行驶相比,飞机航行具有的能量要高得多,由于它不仅有比机动车高得多的动能(速率高、质量大),尚有机动车所没有的更高的势能(在万米高空航行)。
为什么会泛起云云反差?
缘故原由就在于外界干预的差异,由于正是由于飞机航行比机动车行驶具有的能量高得多,一旦发生事故效果不堪设想,因此,从飞机的设计、制造,到一样平时的运行、维护,都极其规范、严酷,相反,机动车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正是由于治理的差异,使得飞机航行发生能量失控(飞机失事)的可能性,要比机动车能量失控(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低。这就是治理在平安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不恐怖,恐怖的是羁系不到位,只要治理规范、监视到位,不使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就能够阻止事故的发生。
如前所述,由于所有隐患都需要防控,因此,对单一隐患的防控不需要举行风险评估,可直接举行治理,只有当隐患数目众多时,才需要通过风险评估,凭证其风险的崎岖合理分配资源举行治理。另外,隐患(第二类危险源)所具有的风险,需凭证其所在的屏障所防控的第一类危险源举行评判。
【三】
01
事实上,风险治理,就是对危险源所具有风险的治理。
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治理也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治理。“治理”一词一样平时被界说为由设计、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流动历程,因此,风险治理可被界说为针对不确定性所接纳的由设计、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流动历程。
风险治理包罗风险治理的原则、框架与流程,其核心内容就是风险治理流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防控等。
详细而言,举行风险治理就是在一项事情(流动)最先之前,首先通过对该项事情(流动)中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环节)的危险源举行周全辨识,辨识出事情(流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类型的危险源,既包罗能量或有害物质品级一类危险源,也包罗对能量或有害物质防控屏障上的破绽——第二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对所辨识出的危险源举行剖析、评价,从中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险源,需要时还应凭证其风险水平崎岖,举行风险分级;然后,对这些需要防控的危险源,凭据风险分级情形,并凭证轻重缓急,制订出响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并予以落实,最终到达事故防控的目的。虽然,这些只是风险治理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有前期的交流、相同,对各阶段的评审,执行历程的监控,以及竣事后的总结回首等。
另外,要真正做好风险治理事情,还要凭证风险治理的原则,构建风险治理框架(系统),通过治理系统的有用运行,把风险治理流程各环节事情做实、做好,从而真正能够到达通过风险治理防控事故的发生效果。
02
对隐患排查治理就是指对一样平时生产经营流动中存在的隐患举行排查并治理。事故隐患分为一样平时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最初的隐患排查治理是由平安部门认真,现在,凭据“谁主管、谁认真”、“管营业、管平安”的原则,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所治理营业局限内的隐患排查治理。一样平时地,平安治理部门认真对隐患排查治理事情的综合事务性治理,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举行挂号并分类建档,以及监视、检查、审核等;财务部门落实隐患治理资金;生产手艺部门认真对隐患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审查,等等。
【四】
由于能量或有害物质是事故发生的泉源所在,为防控事故的发生,必须把其辨识出来并设置响应屏障举行防控,同时,由于防控屏障都差异水平存在着缺陷、破绽,为使防控屏障有用施展防控作用,还应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破绽举行辨识与填补。上述历程就是风险治理的全历程,其中,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破绽举行辨识与填补就是隐患的排查治理。由此可见,风险治理也包罗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这是由于危险源包罗隐患,而风险治理就是对危险源的治理,因此,风险治理自然也就包罗对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由于隐患就是第二类危险源,也即防控屏障上的破绽,对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也就是对防控屏障上破绽辨识与填补,因此,单纯依赖隐患排查治理,可能会泛原由某些能量或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得不到辨识,从而导致防控屏障缺失所造成的“想不到”事故的发生,因此,为有用住手“想不到”事故的发生,需扩大危险源辨识、防控局限,为此引入了风险治理。
如上所述,风险治理既包罗对第一类的危险源(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辨识与控制,也包罗对第二类危险源(隐患)辨识与控制,因此,通过风险治理,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周全防控,从而有用解决因辨识局限所限而造成的“想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是否还需要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或者说,相对于周全管控的风险治理而言,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是否显得画蛇添足?如,西方国家并没有隐患排查与治理,而是通过执行风险治理,有用防止种种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纵观我国当今所发生的种种事故,虽然有因对能量或有害物质没有辨识,缺乏需要的防控措施(屏障)所造成的“想不到”事故,但更多则是那些想获得但“管不住”之类的事故,也就是虽然辨识出了需要防控的能量或有害物质,也设置了响应的防控屏障,但由于防控屏障上的缺陷、破绽太多,导致其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作用,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有用防控事故的发生,周全辨识危险源并设置响应的屏障虽然主要,但更为主要的是,使所设置屏障施展作用,为此必须辨识并堵塞防控屏障上的破绽,从而解决所谓“管不住”的问题,这正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攻工具。由此可见,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矛盾,隐患排查治理应该是事故预防中的主要事情。
那么,相对于西方国家,为什么我们防控措施有用性差、问题多?或者说为什么我们所设置防控屏障上的缺陷、破绽太多?
首先,由于国人平安意识不高,对事故预防存在侥幸心理,在制订防控措施(设置屏障)时,不认真对待,随随便便、苟且偷生,加之手艺手段等方面问题,造成防控措施(屏障)质量不高,屏障出台时所带的缺陷、破绽(隐患)就已许多,先天不足。
其次,由于上述缘故原由,不仅是屏障出台时所带的缺陷、破绽(隐患)就已许多,而且正是由于国人平安意识不高,对屏障上的这些缺陷、破绽(隐患),如,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等,置若罔闻、见怪不怪,对现存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隐患的存量更大,从而造成因防控屏障(措施)无效、低效,形同虚设,而导致事故高发。
针对上述情形,为有用防控事故的发生,首先应通过风险治理周全辨识并管控需要管控的种种危险源,从而解决“想不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事故防控在的主要矛盾——屏障(措施)破绽多、有用性差,接纳专项措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以及治理缺陷等,堵塞屏障上的这些缺陷、破绽,使防控屏障(措施)能够施展应有作用,有用住手因防控屏障(措施)无效、低效而导致的事故高发,因此,在现阶段国家推出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通过风险治理解决“想不到”的问题,通过隐患整改解决“管不住”的问题,对于有用防控种种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另外,需要注重的是,随着隐患整改的深入以及国人平安意识的提升,隐患的数目将会大为降低,屏障(措施)的防控有用性将不再是事故防控的主要矛盾,因此,适时调整、整合双重预防机制为风险治理,对于有用举行事故防控不失一种明智之举。由于危险源包罗隐患,风险治理包罗隐患排查治理,若是人为把它们割裂开来,设置两本台账、确立两套系统,不仅虚耗人财物力,而且对统一类事物欠妥区分,将影响对它们的查找、辨识与治理,不仅会事倍功半、徒劳无益,而且也可能会因处置欠妥而得不偿失。
中国人民大学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团结培育的工程经济偏向硕士,曾考取清华大学手艺经济偏向博士研究生,作为访问学者,曾在英国华威大学学习。耐久从事科研事情,肩负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攻关课题。
现为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平安环保部HSE系统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西席,中国手艺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美国SPE会员,美国SPE期刊、英国BMR、SST、《中国平安生产学报》等中外期刊学术审稿人。
出书学术专著三部(《2+1 PROGRAMME(两书一表)》(德国LAP出书公司出书)、《事故防控战略与手艺》、《平安风险预防与控制》)、译著一部、主审两部、合著十余部,在中外期刊揭晓研究论文50余篇。
中国平安生产报社 新媒体中央
编辑:张维
危废在化工拆除领域,凯利环境以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提供化工装置拆除前的残留化学品处置,危险废物处理,动火条件化学清洗,水切割拆除等技术和理念。提供全新的安全环保的拆除方案。
危险品_危险品运输为何事故频发?该若何预防?
怎么更快速的找到我们?—星标 点击卡车之家-主页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 最近江苏响水的爆炸事故让我感觉到危化品又会被推倒风口浪尖。我也选择在这个大家还在为危化品事故痛心疾首的时候,来切入我这篇文章要讲述的危化品运输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