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拆除安全技术规范
随着化工工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化工装置处于服役状态或者已经被淘汰,需要进行拆除。化工装置拆除涉及到众多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如果不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制定化工装置拆除安全技术规范对于确保作业安全、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评估
在进行任何化工装置拆除工作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评估的重点应放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上。根据化工装置的不同特点、位置、周围环境的情况,结合现场勘察和复式剖面图等资料,确定可靠的拆除方案和安全措施。安全评估应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如火灾、爆炸、中毒和放射性等。
二、清洁和处理
拆除前应对化工装置内的储存介质进行处理,如清洗、排空、留存样品等。必须对储存介质进行分析和识别,避免对粘滞、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具有腐蚀性、爆炸性、有害性的化学物品惊动、诱导或引发火灾、爆炸、腐蚀、中毒等重大事故。
三、设备准备
在拆除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全可靠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质量的状况和维修记录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操作人员在进行拆除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并且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或领会相关规范和指南,掌握化工装置拆卸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技能。
四、施工方案
制定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安全风险、施工过程协调和协商、人员安全等问题,确保拆除工作顺利进行。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清洁、拆卸、网架安装、分割、吊运、铺垫、分装等程序。特别需要注意工序、时间和空间分配,确保安全的存储和管理。
五、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应贯穿化工装置的拆除过程,包括工作现场的组织、撤离和安全管理等。操作人员在现场必须戴上防毒面具、防炎服、耳塞、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化学物品的接触和损伤,并注意氧气含量的变化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预警,注意现场人员的密切协作和相互协调,以确保拆除作业的安全、完整性和可靠性。